24小時客戶服務熱線:
400-831-9091
手機:13924139149(邵工) 13922137967(李生)
工廠地址:佛山市富安工業區富連路25號
新疆地址:烏魯木齊甘泉堡工業園區暴馬丁香街西側735號
德國地址:德國柏林波茨坦大街12號
產品中心
——
咨詢熱線:400-831-9091
Copyright ?2014-2022 廣州恒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70461號
新聞動態
NEWS information
重慶市“十四五”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實施方案
日前,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重慶市科學技術局等11部門聯合印發《重慶市“十四五”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實施方案》,制定23條措施,以提升大宗固廢綜合利用水平?!斗桨浮访鞔_,到2025年,大宗固廢的綜合利用能力顯著提升,利用規模不斷擴大,存量大宗固廢有序減少。
《方案》要求,全面提升粉煤灰、煤矸石、尾礦(共伴生礦)、冶煉渣、工業副產石膏、建筑垃圾、農作物秸稈等重點領域綜合利用水平,同時深化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綠色發展,創新引領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發展,全面拓展資源高效利用途徑。
以下是文件主要內容:
(二)主要目標。到2025年,大宗固廢的綜合利用能力顯著提升,利用規模不斷擴大,存量大宗固廢有序減少。大宗固廢綜合利用水平不斷提高,綜合利用產業體系不斷完善,構建起粉煤灰、冶煉渣、煤矸石、工業副產石膏、尾礦等固體廢棄物貯存處置總量趨零增長的工業經濟發展模式,大宗固廢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0%,城區建筑垃圾收集率達95%,無害化處理率達95%,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65%,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%,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基本形成。
二、全面提升重點領域綜合利用水平
(三)粉煤灰。以持續推進大摻量粉煤灰混凝土材料和加強生產新型墻體材料、裝飾裝修材料、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等新型建材產品等技術應用推廣為重點,積極探索在農業、化工、環保等領域高附加值、大摻量應用途徑,提高粉煤灰規?;C合利用水平和附加值。
(四)煤矸石。有序有效消納煤矸石存量,加強工程建設、塌陷區治理、礦井充填以及土地生態修復等領域的多元素、多組分梯級利用,推進煤矸石高值化利用;加快生產墻體材料、凈水材料、膠凝材料、陶粒等高附加值產品的應用推廣,推進煤矸石規?;?。
?。ㄎ澹┪驳V(共伴生礦)。探索尾礦在生態環境治理領域的無害化利用,穩步推進金屬尾礦有價組分高效分離提取及整體利用,推動采礦廢石制備砂石骨料、陶粒、干混砂漿等砂源替代材料和膠凝回填利用。壓實生產礦山環境保護、水土保持和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主體責任,強化主城都市區廢棄礦山生態修復,促進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統一。
(六)冶煉渣。以冶煉廢渣、高爐渣為重點推動冶煉渣產排企業綠色生產和有價組分提取,提高在道路材料、水泥生產、混凝土制品、新型墻體材料等領域的摻用比例,推進冶煉渣的分級利用和規?;?,提高赤泥在道路材料中的摻用比例,擴大鋼渣微粉作混凝土摻合料在建設工程等領域的利用,鼓勵從赤泥中回收鐵、堿、氧化鋁,從冶煉渣中回收稀有金屬和稀貴金屬等有價組分,鼓勵電解錳渣的資源化利用技術應用示范。
(七)工業副產石膏。以脫硫石膏、磷石膏、鈦石膏等工業副產石膏利用為重點,加強替代天然石膏生產水泥和高強石膏粉、紙面石膏板等新型建筑材料領域的應用推廣,推動工業副產石膏綜合利用提高附加值,擴大利用規模,鼓勵利用脫硫石膏制備綠色建材、石膏晶須等新產品新材料,生產高附加值產品。
(八)建筑垃圾。圍繞“無廢城市”建設要求,有力控制源頭減量、嚴密監管密閉運輸、規范消納處置利用,健全建筑垃圾全過程管理制度,提高建筑垃圾綜合利用水平。工程渣土和工程泥漿采取場地內自平衡或就近平衡、減少外運;工程垃圾和拆除垃圾采用源頭分類、資源回收利用的處理模式;裝修垃圾采用集中分選、資源回收利用、無害化填埋的處理模式。充分發揮投融資項目的示范引領作用,在房屋、市政、交通、水利、景觀園林等工程領域,有序推動建筑垃圾再生產品推廣應用。推進處理處置設施建設,提高建筑垃圾處理處置能力。
(九)農作物秸稈。以肥料化、飼料化、能源化、基料化、原料化利用為重點,開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建設,推進秸稈多用途利用和綜合利用。推廣農作物秸稈飼料化貯存利用方式,提高秸稈轉化率,以農作物秸稈為基料發展食用菌產業,擴大基料化利用覆蓋面,鼓勵利用秸稈為原料生產工業纖維、環保板材、秸稈炭、保溫材料、包裝緩沖材料、紙漿原料、可降解塑料等產品,推動秸稈資源轉化為高附加值的綠色產品。
五、全面拓展資源高效利用途徑
?。ㄊ撸┲攸c培育大宗固廢綜合利用骨干企業。聚焦煤炭、電力、冶金、化工等重點產廢行業,以重大生態環境保護工程為依托,培育一批固體廢棄物回收利用處置骨干企業。發揮行業龍頭企業技術裝備研發與人才培養優勢,建設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基地。支持骨干企業開展高效、高質、高值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范項目建設,形成可復制、可推廣的實施范例,發揮帶動引領作用。
?。ㄊ耍┓e極創建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。持續推進渝南(綦江、南川)、潼南等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、珞磧國家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和雙橋經開區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,積極爭取再創1—2家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基地和資源循環利用基地,推廣一批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裝備,不斷促進資源利用效率提升。支持以農業廢棄物為重點,建設工農復合型循環經濟示范園區,不斷提升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平。
?。ㄊ牛┐罅ν茝V資源綜合利用產品。面向學校、社區、家庭、企業開展生態文明教育,將推廣使用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納入節約型機關、綠色學校等綠色生活創建行動,依托“無廢城市細胞”建設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化,有效化解“鄰避效應”,引導形成“鄰利效應”。加大政府綠色采購力度,發揮公共機構示范作用,鼓勵黨政機關和學校、醫院等公共機構優先采購秸稈環保板材等資源綜合利用產品。鼓勵城鄉綠色建筑使用以煤矸石、粉煤灰、工業副產石膏、建筑垃圾等大宗固廢為原料的新型墻體材料、裝飾裝修材料。
?。ǘ┘涌焯嵘笞诠虖U系統治理能力。以粉煤灰、冶煉渣、煤矸石、工業副產石膏、尾礦等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為重點,加快完善大宗固廢綜合利用標準體系,分類別制定工業副產品、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等技術標準,推動上下游產業間標準銜接,適度發展基礎條件好的水泥窯生產線優先協同處置我市產生的、難利用的固體廢棄物,推廣一批先進適用技術裝備,推動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規?;?、高值化、集約化發展。加強大宗固廢綜合利用行業統計能力建設,明確統計口徑、統計標準和統計方法,提高統計的及時性和準確性。鼓勵企業積極開展工業固體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,積極推動評價結果采信,引導企業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產品質量。

